Powered by RND
PodcastsForretning硅谷101|中国版

硅谷101|中国版

泓君Jane
硅谷101|中国版
Seneste episode

Tilgængelige episoder

5 af 213
  • E213|从爱好到投资,卡牌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桶金吗?
    “80后炒股、90后炒币、00后炒鞋,进入2020年后大家转行炒卡。”虽然这只是一句玩笑话,但多少折射出了卡牌交易市场的火热。卡牌最开始只是出现在烟草公司的烟盒里,作为赠品用来提高香烟销量。之后被开发出了对战属性,拥有了自己的卡牌游戏拥趸。但如今的卡牌显然不只是一个小众文化那么简单。《宝可梦》卡和球星卡目前的世界交易记录,分别是527.5万美元和1293.2万美元。市场调研公司Verified Market Research报告显示,仅是球星卡,在全球市场2020-2027年的复合增长率就达到了23%,2027年市场规模预计接近千亿美元。英国金融公司Raisin UK则认为,卡牌的投资价值,已经超过了古董车和威士忌。卡牌作为一种小众文化,是如何一步步演变为投资品的?在炒卡成风的当下,它背后有怎样的暗流涌动,又真的能成为年轻人的第一桶金吗?【主播】麻花,硅谷101特约研究员【嘉宾】Vincent,静电森林创始合伙人, Dice Con(华人桌面游戏大会)策展人大白,静电森林卡牌项目负责人,卡牌社区旅法师营地创始人【你将听到】一些科普:TCG和CCG的前世今生02:54收藏式卡牌(CCG),从烟盒里长出的小爱好04:04集换式卡牌(TCG),当卡牌有了对战属性05:38TCG里的“御三家”:万智牌、游戏王和宝可梦08:19卡牌成功的背后,运营远比IP重要11:17天价球星卡的诞生:稀有度、球星起落和高光时刻碎片卡牌投资,门道可太多了14:29想成投资品,先从成为文化现象开始16:49卡牌背后的炒货联盟17:34当王炸TCG遇上“禁牌表”19:54在国内炒牌,也得有国际化视野21:54选TCG卡牌,就像经纪公司选偶像练习生23:59想玩好球星卡,先从做个草根球探开始26:47敲黑板忠告:想玩卡,首先得喜欢32:17宝可梦卡在中国,去年短暂低谷、今年又行了34:15卡牌交易的重要一环:评级一些一手经验分享38:36嘉宾亲历:玩卡牌谁赔了谁赚了44:35单卡店的生意,一个纯纯辛苦活儿47:05非卡牌爱好者,能做好卡牌投资吗?顺便聊聊卡牌圈生态48:29国内火爆的卡游,为什么在全球卡牌交易市场里水花还很小53:11 新参与者,都在怎么切入卡牌市场55:16 一些建议,送给想试水卡牌投资的素人【延伸阅读】万智牌(Magic: The Gathering,简称MTG):第一款集换式卡牌游戏,由美国数学教授理查·加菲于1993年设计,由威世智公司发行,是全球最受欢迎的卡牌游戏之一。游戏王(Yu-Gi-Oh!):由日本科乐美公司(KONAMI)开发,基于日本漫画家高桥和希的同名漫画《游戏王》改编,曾获得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为全世界销量最高的集换式卡牌。PSA(Professional Sports Authenticator),全球最大的第三方卡牌评级和认证机构,成立于1991年,为体育卡、游戏卡、纪念品等提供专业的评级服务。除PSA外,其他全球知名卡牌认证机构还包括BGS(Beckett Grading Services)、CGC(Certified Guaranty Company Cards)和SGC(Sportscard Guaranty Corporation)。播客中提到的NBA球员:维克托·文班亚马(Victor Wembanyama)、库珀·弗拉格(Cooper Flagg)、卡梅伦·布泽尔(Cameron Boozer)、凯登·布泽尔(Cayden Boozer)、泰里斯·哈利伯顿(Tyrese Haliburton)、乔丹·普尔(Jordan Poole)播客中提到的天价卡:来自2007-08赛季的Upper Deck Exquisite系列,乔丹科比“双标志签名卡”,经PSA评级为EX-MT6,编号为1/1,今年8月拍卖出1293.2万美元,打破了球星卡的最高售价纪录。【监制】泓君【后期】AMEI【运营】朱婕【BGM】San Pedro - SugoiSay a Prayer (Instrumental Version) - EgaoyaAll Parts Equal - AiraeUnsolved - Mythical Score Society【在这里找到我们】公众号:硅谷101收听渠道:Apple Podcast|Spotify|小宇宙|喜马拉雅|蜻蜓FM|荔枝FM|网易云音乐|QQ音乐其他平台:YouTube|Bilibili 搜索「硅谷101播客」联系我们:[email protected]本期节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交易需谨慎。
    --------  
    59:57
  • E212|AI数据中心的万亿大基建时代:美国GDP增长全靠它
    “2025年上半年,美国GDP增长几乎全部来自于数据中心与信息技术。”“如果去掉信息技术与软件,美国GDP增长率仅有0.1%。”——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杰森·弗曼(Jason Furman)最近一个大新闻是,OpenAI发公告完成架构与资本重组,为潜在IPO铺路,核心也是它承诺了未来1.4万亿的算力投入,这是一个巨大的资金缺口。另一方面,美国滞后的基础设施建设,对万亿级数据中心蓝图形成了根本性掣肘。就在我们播客发出来的前,10月27日,OpenAI发公开信致信白宫,称中国2024年新增电力为429吉瓦,而美国仅增加了51吉瓦,希望美国政府对AI基础建设项目优先审批。这是一个比想象中更疯狂的大基建时代:美国极少的科技公司联合金融巨头,正在不成比例地对美国经济产生决定性影响。我们抛开钱的问题,来看看这轮AI大基建正在带火哪些行业,为何美国的电力建设又如此困难。【主播】泓君,硅谷101创始人,播客主理人【嘉宾】徐熠兴(Ethan Xu) ,字节跳动数据中心与能源项目经理,前微软能源战略经理,前突破能源科研总监王辰晟,前特斯拉供应链总监【JJLake创新空间】JJLake是位于硅谷Mountain View的创新空间+孵化器,由管理规模近300亿美元的Oriza Holdings基金支持。目前JJLake孵化器项目正在招募创业团队,适合需要发挥亚洲的生产制造、供应链、市场等优势的创业者。另外,JJLake也向创业者提供高性价比的办公场地,欢迎联系JJLake负责人柳一夫详谈。� 邮箱:[email protected]【你将听到】02:25 JJLake创新空间AI巨头押注算力规模04:43 OpenAI最激进,目标构建10吉瓦乃至长期100吉瓦的算力容量06:36 xAI、Meta同样激进,扫货发电机、抢占能源低廉土地07:24 微软、Google、亚马逊:已有庞大基础,策略相对稳健10:44 Power First战略背后的逻辑:“投资不足”风险远大于“过度投资”风险13:43 细拆经济账:“比尔总会吃掉安迪”,集中化比分布式更经济,训练速度决定竞争胜负15:59 算力需求从以训练为主,转向以推理为主(未来或占80%以上)18:03 推理可以更分布式,但规模集群要比小数据中心节省运营成本军备竞赛下的能源危机21:14 AI发展的最大瓶颈已从“缺芯片”转变为“缺能源”22:30 美国每年落下20吉瓦缺口,相当于2~3个纽约的用电23:57 新建数据中心的短期应对策略:争取余量+天然气发电为主24:55 Sam Altman的核裂变公司Oklo,还在施工股价就涨疯了26:10 考虑到不同能源的容量系数,新增电力仍难填缺口28:22 发电后如何输送到美国脆弱的电网系统,也是个难题29:25 建数据中心的成本:1吉瓦数据中心≈500亿美元资源抢夺与技术破局30:40 燃气涡轮机订单排到2028年,马斯克横扫全美70%库存34:52 变压器核心材料硅钢进口受限,制约电网基础设施升级37:17 英伟达构想供电新方案,应对机柜功耗指数级飙升-传统交流供电(目前主流):转换环节多,1兆瓦机柜损耗22%,1吉瓦的数据中心需50万吨铜-800V高压直流供电(未来方向):损耗降至0.6%,用铜量少,但需整个产业链生态协同跟进42:54 今年美国数据中心的用电量占全国5%,接近整个加州的用电量,并且2030年将翻倍24:46 为什么中国年增电力,能做到美国的8~10倍?46:19 避开长距离传输短板,美国科技公司选择在数据中心旁自建发电站48:34 美国电力建设,带火了哪些能源股?51:24 大规模AI训练真相:每周货车运送100吨故障芯片返厂【延伸阅读和相关术语】安迪-比尔定理 (Andy and Bill’s Law),原话是 “Andy gives, Bill takes away.” 安迪指英特尔前CEO安迪·格鲁夫,比尔指微软前任CEO比尔·盖茨,这句话的意思是,硬件提高的性能,很快被软件消耗掉了。容量系数(Capacity Factor),衡量发电设施在特定时间段内实际发电效率的关键指标,容量系数=实际发电量/理论发电量。【监制】泓君【后期】AMEI【运营】朱婕【BGM】Orbit Calling - ExperiaUn Piccolo Party - Martin LandstromSilent Approval - Howard Harper-Barnes【在这里找到我们】公众号:硅谷101收听渠道:Apple Podcast|Spotify|小宇宙|喜马拉雅|蜻蜓FM|荔枝FM|网易云音乐|QQ音乐其他平台:YouTube|Bilibili 搜索「硅谷101播客」联系我们:[email protected]本节目中嘉宾所表达的观点均为其个人看法,不代表所在公司的立场。本期节目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,投资有风险,入市需谨慎。
    --------  
    54:16
  • E211|站在内容创作者与机器人的交界处:聊聊3D数字人的进化
    9月的最后一天,Sora2发布,它可以把一句话变成一段10秒的短视频;好莱坞完全由AI创作的演员Tilly Norwood,诞生6个多月就获得了6.5万粉丝,她发自拍、代言品牌,却从未真实存在。数字人,正在成为新的内容生产者。但从“生成一段视频”,到与一个3D数字人实时稳定互动,中间隔着很多技术壁垒。本期嘉宾柴金祥教授,他在2000年就已经进入卡内基梅隆大学研究机器人,但因为机器人应用与落地极为困难,他们团队反而成为世界上最早用AI做3D动画的团队;18年来,他几乎在做同样的研究。从机器人到好莱坞的AI动画,到我们今天讨论的3D数字人模型是不是又可以反过来驱动机器人,这听起来像是一种轮回,却也是一种新的开始。【主播】泓君,硅谷101创始人,播客主理人【嘉宾】柴金祥,魔珐科技创始人兼CEO,TAMU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终身教授、博导【你将听到】数字人下一代内容生产者02:45 从Sora2的发布,看“文生视频”的进步与局限05:58 Text-to-Video与Text-to-3D的核心区别:像素和参数08:55 成本革命的基石:文生3D多模态大模型(星云平台)13:33 传统虚拟数字人是如何动起来的?16:34 好莱坞有数据无算法,AI公司有算法无数据多模态大模型重塑人机交互19:46 柴教授的从业经历:从机器人控制到数字人动画20:46 Jessica Hodgins:数字人物理动画的先驱22:24 很多做Robotics很厉害的人,其实都是做动画的26:49 “交互-游戏-好莱坞”,渐进式的技术落地路线图29:45 虚拟数字人的两条岔路:预制的完美v.s实时的鲜活32:07 AI渲染+分层模型,终结“显卡依赖”3D数字人的商业化前景37:02 B端的统一形象与C端的个人分身40:36 规模化落地需翻越“三座大山”:质量、延时、成本42:21 自研语音,风格化“人设”为数字人注入灵魂加速具身智能突破泛化45:07 对机器人产业判断:白领场景将早于蓝领场景落地46:13 用海量3D动作数据教机器人动作规划,但缺乏力的反馈47:18 从“运动学”到“动力学”,小脑进化仍需强化学习突破49:23 从“爬楼梯”这件小事,看数据如何促进泛化58:33 跳脱细节调配,机器人研究进入“黑盒模式”【延伸阅读和相关术语】文生3D多模态大模型:一种人工智能模型,输入一段文字描述,就能直接生成一个立体的、会动、会说话的3D数字人,“多模态”指输出包含了语音、表情、肢体动作等多种信息模式。VLA模型:下一代机器人的“大脑”模型,它能让机器人理解看到的画面(Vision),理解人类的语言指令(Language),并直接规划出要执行的动作(Action)。运动学和动力学(Kinematics and Dynamics):机器人运动的两个基础学科。运动学解决 “做什么动作” 的问题,不考虑力;动力学解决 “用多大力气做” 的问题。让机器人完成精细操作,需要两者结合。【监制】泓君【后期】AMEI【运营】朱婕【BGM】Azoic - Max AnsonTreasure Hunt - Helmut SchenkerLost in Time - Aiyo【在这里找到我们】 公众号:硅谷101 收听渠道:Apple Podcast|Spotify|小宇宙|喜马拉雅|蜻蜓FM|荔枝FM|网易云音乐|QQ音乐 其他平台:YouTube|Bilibili 搜索「硅谷101播客」 联系我们:[email protected]
    --------  
    1:04:05
  • E210|日本“失去的30年”,炼成了中国餐厅排队王?
    在中国本土餐饮纷纷陷入价格内卷和增长放缓时,一线商场的排队王,被来自日本的两家回转寿司店——寿司郎和滨寿司承包了。它们不仅人气超高,高峰期要排队两三个小时,在资本市场的战绩也颇为漂亮。寿司郎的母公司Food & Life股价两年涨了2.7倍,滨寿司的母公司泉膳控股,则是股价持续增长了25年的日本餐饮最牛股。如果你还对在中国享有高性价比盛名的萨莉亚有印象,那么请注意,Food & Life、泉膳和萨莉亚,都是经历了“日本失去的30年”、熬过了地狱模式的企业。在日本自1990年开始的通货紧缩里,日本民众捂紧钱袋子谨慎消费,餐饮企业不得不开打价格战,为了生存的它们,也练就了一身降本增效的功夫。我们本期播客的嘉宾东子,既是一家基金的研究总监,也是一位长居中国的日本人,在他看来,穿越周期、在中国成为人气王的日本餐企,擅长的不止是降本增效,更会提供“表演式的烟火气”。在播客中,我们还谈到了“失去的30年”给日本餐饮行业带来的新创业产物,以及中国餐饮出海日本的新气象。但东子想反复强调的是——千万不要照抄日本的作业。【主播】麻花,硅谷101特约研究员【嘉宾】东子,启承资本研究总监【你将听到】回转寿司,一种效率极高的经营圣体06:45 连海底捞都想开的回转寿司,翻台率高到可怕12:52 食材成本近50%的寿司品类,是如何控制成本的?14:09 从回转寿司技术迭代,看日本所擅长的“线性创新”21:54 回转寿司是个超级工厂,我们是流水线上负责吃的“工人”“失去的三十年”,如何重塑日本餐饮业24:38 一份萨莉亚的意面,背后也有效率的提升25:50 垂直供应链很好,但不是每个国家都适合29:11 警示:极致降本增效给日本社会带来了什么?30:59 “表演式烟火气”:餐饮标准化下的致胜法宝(e.g.丸龟制面)存量竞争里,日本餐饮创业的新产物36:33 日本版“滴灌通”venture link:盘活连锁餐饮后,为何自己破产了?40:59 “中食”的兴起,日本给中国“预制菜”的启示47:59 日本餐饮创业的“阶段化”和“分工化”(e.g.七宝麻辣烫)学习日本餐饮,可千万别“刻舟求剑”52:19 中日土壤大不同,照抄经验可就太偷懒了57:48 日本餐企重估中国市场:曾经败北,如今意外适配“通缩”环境59:31 日企出海的最大挑战:“非语言默契”的文化壁垒62:15 杨国福日本爆火背后的“口味经济学”63:51 会表演、有没包袱的品牌,适合去日本闯闯看(e.g.M Stand咖啡)65:29 给中国餐饮出海日本的两点建议【听众福利】本期节目由专业生发品牌达霏欣赞助播出。达霏欣专研生发23年,男女分治双浓度,清爽不油腻,温和低敏,买达霏欣就上京东!【专属链接】→https://item.jingdonghealth.cn/100113752287.html【达霏欣2%浓度】购买人群建议:女性首选,适合防脱及头皮敏感人群,温和不刺激;【达霏欣5%浓度】购买人群建议:男性首选,适合中重度脱发人群,清爽不油腻。欢迎大家在评论区参与互动,我们会抽取5名听众各送出达霏欣防脱洗发水1份。【延伸阅读和相关术语】寿司郎:自2011年起营业额连续10年位列日本回转寿司第一,母公司为FOOD & LIFE Companies。目前寿司郎在亚洲已拥有超过800家直营店铺,其中中国门店100家,人均价格约120元。滨寿司:日本三大回转寿司品牌之一,全球直营门店超700家,其中中国门店125家,客单价约85元。滨寿司母公司为日本最大连锁餐企泉膳控股,后者拥有30多个连锁品牌,包括食其家。萨莉亚:日本连锁意式餐饮品牌,全球门店超1500家,其中中国内地约500家,因性价比极高,被称为“预制菜之王”“日本的意大利沙县小吃”。丸龟制面:日本东利多旗下乌冬面连锁品牌, 2012年进入中国市场后曾开设45家门店,后于2022年8月全面退出。东利多旗下还有谭仔米线、村屋拉面等品牌。【监制】泓君【后期】AMEI【运营】朱婕【BGM】Ga$ Money - Xavy RusanYami Ichi (Black Market) - Isaku KageyamaNo Turning Back - Alan Carlson-GreenCramp Blues - John RunefeltUn Piccolo Party - Martin LandstromSimple Pleasantries - Arthur Benson【在这里找到我们】 公众号:硅谷101收听渠道:Apple Podcast|Spotify|小宇宙|喜马拉雅|蜻蜓FM|荔枝FM|网易云音乐|QQ音乐其他平台:YouTube|Bilibili 搜索「硅谷101播客」 联系我们:[email protected]
    --------  
    1:08:14
  • E209|挑战Neuralink,硅谷大佬争相涌入的超声脑机接口是什么?
    在人工智能领域打正火热的时候,OpenAI创始人Sam Altman正在低调布局一家脑机接口公司Merge Lab,用基因改造与超声波的方式在脑机接口领域正式跟马斯克竞争。就在2025年上半年,越来越多关于超声脑机接口公司陆续得到硅谷顶级富豪的资本支持。这条路径与Neuralink这种需要破脑膜的方式完全不同,Neuralink是通过电信号进行通信的脑植入物,而另一个路径则是超声波检测到的血流信号来揭开大脑的秘密。最有意思的是,我们从一个完全不同的技术路径再去看Neuralink,就像站在月球看地球,又打开了一个新世界,聊到最后我们会发现脑机接口、人工智能、机器人,正在朝着融合的方向发展,这就是硅谷有意思的地方。【主播】泓君,硅谷101创始人,播客主理人【嘉宾】彭雷,格式塔Gestala创始人兼CEO,脑虎,客如云创始人,复旦类脑院博士,天府锦城实验室研究员【AIAS研讨会】2025年10月27日-28日,陈天桥雒芊芊研究院和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联合举办的AIAS 2025研讨会将于旧金山One Sansome举行,聚焦AI如何加速科学发展。本次活动大咖云集,光诺贝尔奖得主就有三位——Omar Yaghi、David Baker 和 Jennifer Doudna。活动可以免费参加,但席位有限,感兴趣的听众欢迎通过aias2025.org来报名。【你将听到】01:00 AIAS 2025研讨会整体地去解读大脑03:56 传统电学脑机接口原理——通过电信号解码&编码大脑05:12 为什么做超声脑机接口:整体地解读大脑,去接近思维意识的终极答案08:47 功能核磁成像(fMRI)是人类第一次对大脑整体进行解码,但缺乏时序性11:16 当脑机接口的时间和空间的分辨率都达到极致,大脑在我们面前就是透明的12:34 目前最先进的Neuralink,只能覆盖大脑表面空间1.3‰14:43 以“摩尔定律”预测电学脑机接口发展,不断缩小的中美差距电学vs超声,脑机接口优势比拼17:41 空间覆盖上,一个超声脑机接口可覆盖大脑区域的25%18:49 时效性上,都是实时,但电信号和血流信号天然存在时间差20:43 电学脑机接口擅长“读”,做运动解码和语言解码21:13 超声脑机接口擅长“写”,以相控阵方式对神经元产生影响22:06 超声脑机接口的第一个应用场景:疼痛管理24:17 超声脑机接口不存在“侵入式”,更易被接受超声脑机接口的商业化前景26:13 用于调控的超声能量大,用于大脑更需谨慎,拿证需时间30:22 第二个场景:减少缺血性脑中风患者的神经元死亡30:54 第三个场景:为阿尔茨海默提供治疗新路径- 加速大脑内有害蛋白(Tau蛋白、Aβ蛋白)的代谢- 打开血脑屏障,帮助AD药物进入大脑- 直接作用于海马体,加强神经元再生能力33:19 第四个场景:睡眠管理34:30 更多场景:抑郁症等精神类疾病、成瘾、癫痫等硅谷大佬隐秘布局超声脑机接口37:22 盘点值得关注的5家超声脑机接口公司,都是谁在投?- Spire,陈天桥投资(该领域的主要股东)- Nudge,创始人Fred是Coinbase的co-founder,由Thrive Capital投资(特朗普亲家)- Forest Neurotech,主要捐赠者是Eric Schmidt(前Google CEO)- Sanmai,Reid Hoffman投资(LinkedIn创始人)- Merge Labs,Sam Altman成立(由OpenAI联合创始人)41:28 AI大佬押注脑机接口,神经科学跟人工智能是一个硬币的两面42:31 黑客帝国红蓝药丸现实版:是否要选择基因改造大脑?44:12 人脑+AI融合共生的终极形态:人脑改造和数字颅骨顶尖AI科学家们,如何从生命科学角度看AI 48:03 下一代AI可能告别冯诺依曼架构,变得更像大脑“湿件”51:19 为什么拿了诺奖的“人工智能之父”Geoffrey Hinton说他想回到神经科学领域?52:00 另一个诺奖得主、谷歌高管Demis,研究细胞AI化,还成立了Isomorphic Labs(同构实验室),要“治愈一切疾病”进化了数百万年的人脑,还可以给AI带来哪些启示?54:57 不同于语言模型的精确性,AI的下一代世界模型的模态是不可精确描述的57:04 人工智能、具身智能、脑机接口——这三个事迟早会交叉在一起58:40 如果我们无法破解大脑的工作机制,所有调控都是“瞎子摸象”01:04:08 脑机接口能真正推动全脑视角的研究,成为生命科学底层的重要工具,如同基因测序再聊聊创业01:06:14 医疗领域的中美创业环境对比01:11:29 马斯克说的“2028年实现知识和记忆上传”靠谱吗?01:16:38 从嘉宾六次创业经历,看中国互联网20年创业浪潮【监制】泓君【后期】AMEI【运营】朱婕【BGM】In All Seriousness - Howard Harper-BarnesUn Piccolo Party - Martin LandstromThe Big Truth - August Wilhelmsson
    --------  
    1:32:15

Flere Forretning podcasts

Om 硅谷101|中国版

失败、背叛、不被理解,硅谷精神领袖一直都不是完美的存在;他们是科学家,创造者,行动派,他们有独立的价值观。《硅谷101》是由驻美媒体人刘泓君Jane发起的访谈节目,与各个领域的实干派聊聊天。这档节目创建的初衷是,听一听这些亲历者与行业一线的人怎么说
Podcast-websted

Lyt til 硅谷101|中国版, Adfærd og mange andre podcasts fra hele verden med radio.dk-appen

Hent den gratis radio.dk-app

  • Bogmærke stationer og podcasts
  • Stream via Wi-Fi eller Bluetooth
  • Understøtter Carplay & Android Auto
  • Mange andre app-funktioner
Juridiske forhold
Social
v7.23.11 | © 2007-2025 radio.de GmbH
Generated: 11/7/2025 - 4:22:28 PM